游客为什么不来?答案在异常热闹的留言区
2022-08-17 20:17:30
旅小二
根据云南方面今年7月28日公布的统计数据,2022年上半年,云南全省共接待游客3.59亿人次,实现旅游总收入3951亿元,分别同比增长3.2%、1.2%,近期昆明、大理、丽江、西双版纳等地游客较多。
云南省委书记王宁调研时表示:云南民族村作为老牌景区,基础条件不错但客流量不够,要深刻反思工作不足在哪?游客为什么不来?目前“云南书记要求反思游客为什么不来”的相关话题在网络上引发了广大网民热议。以2022年8月15日0时至8月16日16时为周期,通过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舆情系统进行信息检索发现,监测周期内的舆情高点出现于8月16日8时许。8月15日14时许,@头条新闻发文【老牌景区客流量不够,#云南书记要求反思游客为什么不来#】,舆情开始发酵。16日0时许,舆情达到第一个小高点,实时传播信息量超1000篇。此后,由于已至深夜,相关关注度下降,舆情快速滑落。6时许,由于报道该事件的媒体队伍不断扩大和广大网友不断加入讨论,舆情再次快速攀升,并于8时达到舆情最高点,实时传播信息量近4000篇。截至8月16日16时,相关舆情信息量共计16101篇,微博15940篇,视频77篇,客户端55篇,网站19篇,微信7篇,互动论坛3篇。其中,微博为本次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,占比为99%。
对“云南书记要求反思游客为什么不来”一事,有关媒体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报道和评论。
云南网刊发题为《老牌景区不能“倚老卖老”》的文章表示,一方面,老牌也要勤拂拭,加大宣传推广力度让牌子常亮常新。另一方面,还得老瓶装新酒,通过旅游与文化、科技融合,推动更多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,持续释放客流吸引力。
当然,老牌景区心态不能“老”,并非仅仅只是搞搞宣传、推推新品那么简单,还要有运营方式的与时俱进,以及理念的不断升级。在努力实现从门票经济向消费经济拓展、景观打造向场景营造升级、产品竞争向IP竞争延伸的同时,尤需以需求侧为落脚点,持续推进景区产品业态、服务体系、经营管理、发展格局全面升级,保持供给侧改革始终在线。惟其如此,方能让老牌景区越老越香、越老越有活力和吸引力。
游新闻刊发题为《反思游客为什么不来,景区应深抓满意度》的文章表示,反思是好事儿,这提醒各大景区在盘点旅游收益的同时,多考量游客满意度,思索景区不断完善的未来规划。
一个地方,依靠得天独厚的资源可以吸引游人无数,但只有依靠令人满意的服务、高质量的游览体验,才能留住人心。毕竟,没有哪个景区愿做“一锤子买卖”,任何管理细节的疏漏,游客因体验感差而登上热搜的抱怨,都会给景区乃至地方形象造成损失。
对“云南书记要求反思游客为什么不来”话题的网民观点进行汇总后发现,主要分为以下几类:
一是表示“黑导游”是主要原因,占比52.63%,典型网友评论如下:
@姑苏城内乌鹊桥--和气:云南导游,全国最黑!黑得可怕!云南必须彻底整顿旅游市场!让游客玩得放心,安心!
@高疯子--:6年前被导游威胁的我们那一行人,估计再也不敢去了!
二是表示疫情的不确定性影响出游欲望,占比16.84%,典型网友评论如下:
@CheneryCandy:算了算了,老实在家待着吧。谁知道会不会跟上海人一样倒霉,旅个游就回不去了,毕竟明天封哪谁也说不准。三是表示反思才能有更大提升,占比为13.68%,典型网友评论如下:
@滇池边微博新人:为书记的态度点赞:开始反思自己的问题,才会有更大提升。
四是建议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并进行业态创新,占比为12.63%,典型网友评论如下:
@Raystear:发扬民族特色,做好旅游服务,梧高凤自来。
@一颗有信仰的小心星:云南山美水美,气候宜人,旅游资源丰富,不能仅仅片面看待个案,要加强思考,强化管理,创新旅游新模式。
五是期待各地游客到云南游玩,占比为4.21%,典型网友评论如下:
@连的云淡风轻:美丽好客的云南期待大家到来,云南旅游绝对是不二选择,这个炎炎夏日中让你感受到丝丝清凉,沁人心脾。欢迎大家来云南打卡。